近日,由太鋼不銹鋼材料制作、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俗稱“人造太陽”)計劃校正場底部線圈4號和5號,順利吊裝進主機內預定位置,標志著ITER主機安裝第一階段順利完成。

  

 太鋼(gang)(gang)早在2007年就開始涉足ITER計劃,先(xian)后(hou)參與多種特殊產品的研發(fa)與制造。校正場線圈是ITER裝(zhuang)置(zhi)重要的磁體系統(tong)之一(yi),也是迄今為止唯一(yi)一(yi)個100%中國制造的采(cai)購包(bao),其不(bu)銹鋼(gang)(gang)擠壓(ya)件和鋼(gang)(gang)板(ban)全部由太鋼(gang)(gang)提(ti)供。

  

 參與(yu)該(gai)計劃以(yi)來,太鋼(gang)人發揚創新精神,用(yong)外形、內在組織質量更(geng)優的異型(xing)擠(ji)壓件(jian)成功替代原設計使(shi)用(yong)的拼焊件(jian),不僅制作周期更(geng)短,且各項指標(biao)均超設計要求,受到各國(guo)專家的高度(du)評價和推(tui)薦。太鋼(gang)以(yi)參加(jia)ITER計劃為契(qi)機,帶動培(pei)養一批優秀人才(cai)隊伍,用(yong)優異材(cai)料提升(sheng)我國(guo)核聚變研發能力,為我國(guo)自主設計、建造聚變示范堆(dui)乃至商用(yong)堆(dui)奠定堅(jian)實(shi)材(cai)料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