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ge)開(kai)放(fang)前,我國鋼鐵領域的國際化工作從(cong)翻譯(yi)蘇聯國家標(biao)(biao)(biao)準(zhun)開(kai)始,到后來的收集國外(wai)(wai)冶金產(chan)品相關標(biao)(biao)(biao)準(zhun)并(bing)出版(ban)(ban)《國外(wai)(wai)標(biao)(biao)(biao)準(zhun)匯編》。改革(ge)開(kai)放(fang)后,我國成(cheng)(cheng)為國際標(biao)(biao)(biao)準(zhun)化組織(ISO)正式成(cheng)(cheng)員,成(cheng)(cheng)為ISO常任理事國,承擔ISO主(zhu)席職務;鼓勵(li)積極采用(yong)國際標(biao)(biao)(biao)準(zhun)和國外(wai)(wai)先進標(biao)(biao)(biao)準(zhun),鼓勵(li)中(zhong)國主(zhu)導(dao)提出國際標(biao)(biao)(biao)準(zhun)的制修訂(ding)項目;翻譯(yi)出版(ban)(ban)國家標(biao)(biao)(biao)準(zhun)英(ying)文版(ban)(ban),支(zhi)撐“走(zou)出去”。
鋼管領域對口國際標準化組織黑色金屬管及金屬配件技術委員會鋼管分技術委員會(ISO/TC 5/SC 1)和鋼技術委員會壓力用鋼管交貨技術條件分技術委員會(ISO/TC 17/SC 19),兩個分技術委員會現有標準分別是17項和26項(其中12項產品標準,14項無損檢測標準)。目前,我國專家擔任了黑色金屬管及金屬配件技術委員會(ISO/TC5)的主席和秘書。我國每年積極參與鋼管國際標準投票,參加鋼管國際會議,行使中國在不銹鋼管國際標準中的話語權。目前,鋼管國際標準的現狀是標準數量少,涵蓋品種范圍窄,標齡長,技術水平落后。近年來,中國加大了鋼管領域的國際標準化工作力度,將逐步提出主導制修訂國際標準項目的新提案。
2018年,為貫徹落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對中國標準“走出去”的要求,完成了國家、行業標準英文版體系建設方案的編制;完成了國標委下達的《結構用無縫鋼管》(GB/T 8162-2018)和《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GB/T 8163-2018)等兩項國家標準英文版的翻譯計劃。未來3年中,計劃完成包括《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 3091)、《高壓鍋爐用無縫鋼管》(GB/T 5310)、《石油裂化用無縫鋼管》(GB/T 9948)、《奧氏體-鐵素體型雙相不銹鋼焊接鋼管 第1部分:熱交換器用管》(GB/T 21832.1)、《奧氏體-鐵素體型雙相不銹鋼焊接鋼管 第2部分:流體輸送用管》(GB/T 21832.2)、《流體輸送用不銹(xiu)鋼(gang)焊接鋼(gang)管》(GB/T12771)、《流體輸送用不(bu)銹鋼無縫(feng)鋼管》(GB/T 14976)等鋼管產品標準,以及《鋼管的驗收、包裝、標志和質量證明》(GB/T 2102)等基礎標準等近20項國家、行業標準英文版翻譯項目。